会议开始之初,陈鹤鸣处长介绍了新任副处长
会议主要研究了如下议题:
一、毕业生教材代办费结算工作布置
陈鹤鸣处长布置了此项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我校学生教材代办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多退少补”的管理办法。每学年由财务处统一收缴,当学年以班级为单位结清,多退少补,请各学院按照《关于2011届毕业班学生核算教材代办费的通知》文件要求做好此项工作。
二、2010-2011-2学期考教分离工作布置
唐加山副处长布置了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教分离工作:
本学期将继续加大考教分离课程工作的推进力度,扩充实施教考分离课程数量,各学院按照课程范围提早确定课程,
陈鹤鸣处长补充强调了两点:第一,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核考教分离工作要严格按照《南京邮电大学考试管理规定》(修订)中相关规定执行;第二,请各学院对考试形式严格把关,对开卷考试的试卷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提高试卷质量。
三、2010年STITP项目结题和2011年STITP项目立项工作布置
陈鹤鸣处长布置STITP项目2010年结项和2011年立项工作,详细内容见会上发的《关于对我校2010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STITP)立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STITP)立项工作的通知》。会上陈鹤鸣处长详细介绍2011年STITP项目立项的三大重要变化,一是学生覆盖面由2010年的15%扩大至30%,;二是设立学校招标课题;三是分为两次申报。此举是为了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总体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水平。请各学院严格按照申报时间节点组织申报。
陈鹤鸣处长还通报前一阶段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第一,第六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选拔工作已经完成,有216名学生参加,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关心学生,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第二,上学期组织开展校级多媒体课件评比工作,截止到目前申报积极性不高,希望各学院加强宣传,鼓励教师申报,现将申报工作推迟到下周三(3月16日);3、请平台课程认定工作小组抓紧时间完成认定工作;第四,请学院抓紧时间提交强化班分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统计表,强化培养部尽快落实导师制实施条例;第五,毕业设计工作从第4周正常开展,请各学院落实到位。
四、下学期教学工作安排研讨
唐加山副处长介绍下学期教学工作的初步安排:
第一,课程安排方面
1. 2007级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NIIT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改革试点, 2008级学生继续推进改革,请各学院根据专业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如果提前结束, 2008级学生上课周数初定为8周,同时建议各学院将大三学生课程多排一些课程到后半学期,以减轻教室资源压力。
2. 由于要落实2011级新生教学任务并排课,请各学院在下周四(
3. 2011级新生继续采用加学时排课方式,同时不安排半学期上课;
4. 2008级通信学院、通达学院学生回三牌楼校区。
第二,会上提交下学年校历两个方案征求意见,方案的区别在于根据春节的时间,寒假的周数不同;
第三,通报了各学院授课计划表、辅导答疑表提交情况、毕业设计资格审核材料提交情况、落实2008级学生图像采集工作;
第四,从有利于学生申请出国留学角度出发,研讨毕业生两年内返校重修部分课程来提高课程考试成绩,从而更新分数的可行性,与会教学院长表示同意。
陈鹤鸣就此项议题做几点补充:
第一,我校在2007级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NIIT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试点,这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非常吻合,因此积极鼓励准备申请第一批试点专业参加,同时考虑教学资源的有限无法满足全体要求,请各学院认真考虑,一周内报教务科;第二,请各学院根据就业情况做好2011年招生计划,特别提醒停招2年的专业,如果继续停招的话就要取消该专业。
五、2011年上半年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研讨
为进一步规划我校教学改革研究,切实解决教学研究型大学面临的新问题,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学校决定面向全校征集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招标项目立项课题,方萍副处长就具体要求做解释:根据课题征集要求,认真填写《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招标项目课题征集表》,教务处将组织专家,根据上报的“征集课题”,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确定选题,招标项目课题确定后,面向全校进行重点招标项目课题招标,参与招标人员不受申报限项的限制,中标后予以立项,每个重点招标立项项目资助研究经费2万元,建设期3-4年。请各学院(部)高度重视,对征集到的相同相近选题进行归类梳理,于
陈鹤鸣处长就此议题作了补充:
1.省里初步决定改革今年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采用选题征集的方式,挖掘有代表性的课题,针对性地开展研究,这与我校的想法相吻合,希望各学院认真组织申报;
2. 2011年我校要积极参与仙林校区高校联盟工作、加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项目,实施模块式人才培养、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下一阶段省高教处即将推出重点专业申报工作、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以及教育成果奖申报工作,请各学院早做准备,确保申报工作顺利完成。
六、其他
1.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合格率、优才率,降低不及格率、编级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将于下周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大家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详细座谈会安排见会上发的《关于召开教师座谈会的通知》、《关于召开学生座谈会的通知》;
2. 下周将启动教学业绩点统计工作,请各学院按要求做好统计工作;
3. 请学院
会议最后,颜晓红副校长做重要指示:
第一,教育部把工程师培养作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江苏省教育厅也将此项工作列入2011年重点开展工作,希望各学院认真组织申报,努力争取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同时专业培养方案按专业论证的模式来进行,希望各学院从积极、慎重、科学的角度推进,做到“三个一点”,即踮起脚跟看得高一点,解放思想看得宽一点,敢于创新看得深一点,把专业培养方案做好;
第二,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学业指导中心,从对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监督为主,转变为关心教师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解答教师教学中的疑惑,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提升教学质量;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全面、规范的学业指导,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建设我校良好的学风。同时要加强管理和服务意识,构建良好的师生服务体系。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