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教育报》
[核心观点] 教育信息化路径首先是强调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通过弯道超车的形式,实现追赶式的发展,缩短差距,实现普遍均衡;其次强调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变革过程中,总体协调、各有特色,实现动态均衡。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通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缩短区域、城乡、学校的差距,推进教育公平。这无疑是一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教育信息化路径首先是强调发挥信息化的后发优势,通过弯道超车的形式,实现追赶式的发展,缩短差距,实现普遍均衡;其次强调教育信息化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变革过程中,总体协调、各有特色,实现动态均衡。
首先,来看实现普遍均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使命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缩小区域之间、校际和学生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均衡,最终实现普遍均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共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可以轻松打破由地域物理环境限制所导致的资源壁垒。随着十二五“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全面推进,能够通过融合的通讯网络获得可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第二,促进教师智力资源的可持续输送。通过网络建设稳定的城乡学校结对,并有学科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社区,创建全员参与、团队合作、和谐温馨、鼓励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网上研修共同体,可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途径,实现优质智力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可持续的输送。
第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效率和效果。在人手一台电脑、平板的多媒体课堂网络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了交互性的信息技术,它不仅为教师服务,还可以为学生服务;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的工具,还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资源环境的工具、协作工具、教学评估工具、信息加工工具、研发工具、情境探究工具。
第四,提升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
其次,再来看实现动态均衡。教育规划纲要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能够形成持续的推动力,促进教育在一个底线基础之上,各具特色地动态均衡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带动了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当信息时代的学生具备了“信息”型认识结构时,必然要求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在结构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实施手段上,都要符合促进“信息”型认识结构的发展需要。
第二,促进了教学内容结构与表现方式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使得教学内容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的纯纸张形式转换成包含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甚至模拟的三维景象的超链接的电子化的结构形式。
第三,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教育信息化使学习者摆脱学校课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学生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性。“班级授课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个别指导”、“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教育组织形式将日益成为常规性教学形态。
第四,促进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巨大转变,将所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极大地推动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大幅度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使发达地区和农村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都在一个普遍认可的基本“底线”之上,实现教育结果的普遍均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余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