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罗志敏徐松如
教育部等四部门前一段时间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本科高校通过与地方对接、与市场对接、与工作岗位对接等途径和措施,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这说明在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个问题上,国家的目标已定,决心已下,已开始步入实施阶段。这一政策举措,被广泛认为是急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之需,急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有利于解决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中存在的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弊端。对此,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响应并已着手展开了行动。
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意味着某些传统的打破,也预示着某些固化的办学思路、模式的改变。但是,学校在改革实践中无论能争取到多么大的政策或市场红利,也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或者阻碍,都要始终抱有一种发展的理性,即坚守“育人为本”的底线,否则就容易在谋求与地方、市场、工作岗位对接的过程中违背大学教育的本质规律,将学校办成纯粹为大学生就业而就业的“就业教育”或“地方就业培训机构”。这不仅与大学的使命格格不入,也难以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最终有违转型的初衷而导致改革的失败。
不管是地方本科高校,还是其他类别的高校,转型都不是此次改革的目的,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转型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因为就大学的使命而言,从中世纪欧洲创立的第一所大学开始一直到现在,虽然大学的组织形式、发展方式等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培养人这一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却始终没有改变。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而与其他社会机构区分开来,就是源于大学这一本体价值。
而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指向即应用技术类高校来说,其主要培养的也绝不是一般的技术工人,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一线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有别于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机构的地方本科高校,一定不能像一个“急于把学生安排出去”的职位介绍场所或一个迎合企业“订单”的生产厂商,或干脆像一个饭店或超市那样,为满足社会的某种实用性需要而提供各种各样便捷的快餐和购物条件。虽然,对接地方、市场、工作岗位需求对于地方性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固然必要,但最终决定其社会存在必要性的还是它培养的人到底怎么样。大学若在其改革实践中丢弃了培养人这一本体价值的关注和追求,其发展也就没有了魂魄,从而必然会泛化为某种附属性的机构,也使得其学科和专业最后沦落为“仅为养家糊口的学问”,而大学本身就会在这种泛化过程中堕落甚至消失。
以上说明,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始终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以外,还不能一味地听从市场、行业需求的摆布。因为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就业市场所能提供工作机会的“质”与“量”与人们心目中的“工作”永远会存在差距。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下,就业市场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是一定的,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势必会使其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低。此外,就业市场是变化多端的,职业也是轮番更替的,而这一切又恰恰是市场的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保证人人毕业就能就业,也不见得人人时时都要有工作,更不可能人人都能终身从事某一职业。这同时也意味着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速度永远跟不上就业市场变化的速度。如果高校办学一味跟随就业市场,必将导致各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调整上的“一窝蜂”,最终会造成又一波的“就业难”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大浪费。所以,基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地方本科高校就不能沦为市场的“跟屁虫”,盲目追求市场热点办学,随意开设专业,临时拼凑课程,这些做法不仅和大学的使命相违背,也迟早会被市场所排斥。
总而言之,处在转型关键期的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理性而不盲从,笃定而不冲动,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培养有充分的心智和能力准备以应对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改革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高校的转型发展就会异化成“促销式的”、“临阵磨枪型的”的办学模式,在短期内或许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一定利益,但从长远看,它会动摇办学基础,使学校丧失发展后劲。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因为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先天不足,难以成为社会真正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