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怎样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发布者:傅亚宁发布时间:2015-12-09浏览次数:3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认识一个女生,她埋头试图从几百个石墨烯样品中找到一个规律,然而有一天,她换了一个实验室,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我还认识一个男生,今年延期毕业,只因为他想看看把数学、物理、计算机糅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这群人在4年前被一本全校培养方案搞得手足无措,但后来却能从容地享受元培带给他们的一万种可能。”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5届毕业生张璐雅曾在毕业典礼上如此袒露心声。

元培学院是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像这样人才培养的改革和探索在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发生。以质量为核心的高教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的培养上。

5年来,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计划、重大工程,在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试点,引导并推动各地各高校大胆探索与创新。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高等教育评估组组长邬大光概括了“六个大”:大格局、大工程、大协同、大实践平台、大教改、大联动。

大调整大投入,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个八级钳工对于一个车间的重要性和一个顶尖学科带头人对于一个实验室的重要性,很难说孰轻孰重。他们都是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人才,也都是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

邬大光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讲到一组数据的对比:

2009年以前,新建本科院校自觉面向地方(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比例不足80%

2014年,接受合格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的比例为100%

转变的动因有顶层的设计,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重新规划了科类结构与区域布局结构,同时也有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20136月,由全国30多所院校发起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截至20144月,有178所地方高校加入,致力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路的探索。用异军突起形容新建本科院校不为过,它们分布于全国201个地级城市,覆盖全部地级城市的60.36%,极大改变了高等教育格局和结构。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针对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整合并形成了包括“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东部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等为主要标志的10项建设计划。其中,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央财政拨款100亿元,支持24个中西部省区100所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多项计划实施后,中西部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体量不断增大,办学能力不断扩大。仅一个数据就能说明这一变化:2012年—2014年,97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扶持高校,在竞争力评价排前20%高校的数量由9所提升到13所。

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投入的加大。在过去5年,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从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给予专项支持等三个方面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比如,“十二五”期间,新一轮“985”工程共投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35亿元。

大调整、大工程、大投入,使得人才培养能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2014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83%,比2009年提高5.93个百分点。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说。

试点先行多元化尝试,全方位深化改革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他跟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对方好像不屑于中国科技人员的基础创新能力,施一公“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登月已经实现了,你们在哪儿?”这个教授回敬了一句:“施教授,如果我们有你们中国的经济体量,我们能把500个人送到月球上并安全回来。”

有关人才培养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其实,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已有颇多共识,但重要的是,怎么去改变?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这5年来,国家通过制订一系列计划,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邬大光称之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又一大亮点”。

5年,实施了“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全国重点建设了83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一批全国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吸引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

就“卓越计划”来说,共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进行改革试点,10415家企业参与实施。各高校以卓越计划为突破口,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目标达成情况来看,系列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培养了一批获得行业认可、具备很好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改到深处是教学。高校不能因材施教、创新能力不足都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焦点难题。“各高校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大教改思路,突破了传统局限学科内部、本科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狭隘教学改革观,使高校教学改革从局部试点引入到全面深化。”邬大光说。

5年来,各高校通过深化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科交叉、小班授课制等个性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南京大学“三三制”为代表,全国39所“985”工程高校已有29所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措施,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在进行多元化尝试。2010年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从试验效果看,2013500名毕业生中,96.6%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86%进入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深造、22%进入学术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进入学科排名前10的世界顶尖大学就读;2014届近1000名毕业生中,95.4%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过去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软肋。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教育部提出一系列要求,通过构建大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大实践平台、形成大实践成果为目标,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下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评估组的报告显示,根据2013494所高校的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实践(含实验)教学的学分占到24.44%,达到教育部预期的目标要求。

“管办评”分离,激活高校办学活力

这几年,高校里有个新动向,就是倡导专业论证和同行评价,有国内的同行,也有国际的同行。一些高水平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对接国际教学质量标准,邀请国际同行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治理结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邬大光说,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教育部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内外大联动,以外促内,形成了政府、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格局。

“管办评”分离是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2010年以来,围绕建设政府、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教育部取消22项职责,下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直属单位13项职责,转移、委托直属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承担50项职责,精简规范23项评审项目,理顺基础教育管理等九个方面职责关系。

从外部环境来说,高校办学活力得以释放,但是高校内部必须强化治理结构,以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截至20154月,已有62所普通高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基本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根据《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2014年度)》不完全统计,有59%新建本科院校设立了质量监控机构。

饭菜是否合口味要看食客评价。这几年,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强化学生参与质量保障,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成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亮点。根据抽样选取的60所“211”工程院校发布的《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基础数据,“211”工程院校学生对专任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为88.6%

统计报告显示,高校建立了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第三方评估。2011年,要求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编制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范围扩大到“211”工程高校;2013年扩大到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校。截至2013年底,省一级专门的评估机构已经发展到13家。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契机。”邬大光总结道。(中国教育报记者赵秀红 124日发自北京)

《中国教育报》2015125日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