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着力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发布者:傅亚宁发布时间:2016-05-19浏览次数:309

    确立本科教学优先地位。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召开以“严谨治学,追求卓越”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提出要“聚精会神办好本科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明确教学也属于学术范畴,要求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当作学术问题加以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二是保障经费投入。把“办学经费优先用于人才培养,优先满足教学需要”明确写入学校章程。三是加强组织领导。确定校院两级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完善定期召开校院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听课制度,确保优质资源优先配置于关键教学环节。

  完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一是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建立涵盖7项指标33项要素的课程质量标准,对任课教师条件、教学定位、教材选用、考试方法、教师教学研讨、教师与学生交流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首批在7个学院24门公共基础课中实施。二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专家督导、同行评议、院系评价、自我诊断”五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评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约谈、再培训或流转。鼓励各专业参与国内外专业认证评估。三是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2013—2015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涵盖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专业培养竞争优势、核心课程有效性等内容,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一是各类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3个,各重点实验室平均面向本科生开设课程20余门,并提供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课题。二是优秀科研成果向实践教学内容转化。将前沿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面向本科生开放20余项研究探索型实验项目。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研究成果开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一是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制度。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对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岗位或系列流转;鼓励60岁以上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创新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二是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在教师选聘、续聘、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工作中明确规定教学工作的指标和权重。把本科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和考核学院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岗前培训、教学验收和讲课跟踪制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下设教学能力发展工作部,分阶段实施教师在职研修项目。连续8年开展“教学观摩月”活动,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讲课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