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大学国际化的新阶段与特征

发布者:陈兴发布时间:2022-12-13浏览次数:57

谢维和:大学国际化的新阶段与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也是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新发展阶段大学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逐渐进步、不断丰富和日益提升三个阶段。这种发展历程从中国留学生回国的角度看,可以表现为“学习回国、学完回国、学成回国”三个阶段;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则可以表现为“跟跑、并跑、领跑”的过程。如果从大学国际化的整体角度看,这个过程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90年代前后,其主要特征是注重交流,增加互信。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过去的某种原因,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学之间缺少了解与认识,双方都需要有一个彼此认识与相互熟悉的阶段,需要有一个增加信任的阶段。所以,在第一个阶段中大学国际化的主要任务是注重交流,增加互信,具体表现为签订交流协议与备忘录,这也成为了当时大学国际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与成绩。那时候在介绍大学国际化发展时常常说,我们与多少个国家、多少个机构签订了协议或备忘录。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个阶段我们跟很多国家的大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彼此间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在世界各国的一些大学中,也有了不少朋友。这时就不仅仅是迎来送往,相互介绍的交流,而是开始转向一些实质性的合作。所以,这个阶段国际化的重心逐渐从交流转向实质性的合作,关注点也更多的是一些实质性的项目,包括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而国际合作中的学生联合培养、科研经费等,则常常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国际化的评估指标。

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形成了一种更加平等或平视的格局。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更加强调与重视国际化的水平与质量,更加注重大学在国际化中的贡献。

二、新时代中国大学国际化的特征

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大学的国际化必须在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一条教育发展的新路、促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种定位与责任看,新时代大学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国际化应该具有一种平视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种平视的格局意味着,大学的国际化可以形成一种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因为,只有我们自身的水平高,才能够真正与对方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自己水平低,想跟别人形成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是不可能的。过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段非常好的话,他在《对于参与国际教育运动的意见》一文中提到,国际交流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交换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即以交换知识论,必先双方有东西可以换来换去,才可算为交换。自己必先有好的东西,才能和人换得好的东西。因为,‘给的能力’常和‘取的能力’大略相等。能给多少,即能取多少”,所以,平视的交流合作格局是一种高水平的平等的交流合作。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自己要有好东西,我们自身需要更加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二,这种国际化必须是一种立足自我的对外开放。换句话说,新阶段国际化中的交流合作,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不能是过去那种“交作业”的模式。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老师和学生座谈时,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他指出 “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这个看法是非常符合教育规律的,特别适合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大学国际化。只要我们能够培养忠于自己国家,认同自身民族文化,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别人就会认为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就会来学习我们的经验。我们在国际上就有话语权。这也是我们在国际化中的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

第三,新时代大学国际化应该对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中国的贡献。这种做贡献,并不是要沿袭历史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去取代其它国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中国大学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以及大学国际化的发展取向,是要为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为其他国家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从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全球高等教育格局。这也是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对世界的责任。新时代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任务与责任不仅要出人才,同时要出经验、出示范、出方案、出智慧。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1127日在2022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