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关于开设微课程与微专业的通知

发布者:综合科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12

为进一步落实“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做好微专业与微课程的建设工作,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知识素养、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新质人才,现将本学期微课程与微专业开课情况做如下通知:

一、微课程

序号

微课程

开课单位

开课对象

课程介绍

及报名方式

备注

1

云计算基础技术与应用认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现代邮政学院

三四年级

http://202.119.224.70/_s28/2025/0930/c1594a289669/page.psp

计算

任选课

学分

2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从入门到实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现代邮政学院

二三四年级

http://202.119.224.70/_s28/2025/0930/c1594a289671/page.psp

3

人工智能应用集成课程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全年级

http://202.119.224.70/_s28/2025/0930/c1594a289675/page.psp

4

女性数字化技能提升项目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苏州展硕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三四年级

http://202.119.224.70/_s28/2025/0930/c1594a289679/page.psp

 

(一)开课对象

各微课程报名要求和开课计划见各微课程简介。

(二)教学安排及上课时间

微课程教学安排为一个学期,本次报名成功后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课,具体上课时间见开办单位通知。

(三)报名程序

1. 报名时间与方法

2025930日—109日,学生按照各微课程简介中的报名链接在线报名。本次报名工作结束后,学校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报名,请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名。

2. 资格审核与选拔

开课单位对学生的报名材料审核,结合学生基础择优录取,并将拟录取名单报教务处教务管理科备案。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确定开办的微课程,录入报名学生名单。微课程开课单位通知学生办理上课手续,学生根据安排上课。

(四)注意事项

1. 微课程采用单独编班、单独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双休日。

2. 微课程成绩不参与主修专业加权平均成绩的计算。完成微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微课程结业证书。

3. 微课程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生实际选课的学分数为计量单位(每学分100元),每学年随本专业学分制学费一并统计后由校财务处收取。

二、微专业

序号

微专业名称

开办学院

咨询方式

1

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QQ号:1045266162杜老师

电话:83535018徐老师

咨询QQ群:459587645

2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

电话:025-85866164老师

3

智能感知工程

自动化学院

电话:025-85866500老师

4

AI驱动的物联网系统设计

物联网学院

电话:025-83535107王老师

5

设计思维与敏捷管理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电话:02585866750老师

6

数字营销与商务智能

管理学院

电话:15151825660 朱老师

电话:83535862李老师

7

智能会计

电话:15195966980单老师

电话:83535862李老师

8

数字贸易与商务智能

经济学院

电话:025-85866833老师

9

智慧社会工作

社会与人口学院

电话:025-85866902许老师

电话:19862577501孟老师

 

(一)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本校学有余力的学生。各微专业具体报名要求、招生计划以及培养方案见各微专业招生简章。

(二)教学安排及上课时间

微专业教学安排为12年,本次报名成功后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课,具体上课时间见开办学院通知。

(三)报名程序

1. 报名时间与方法

2025930日—109日,学生填写《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学习申请表》,持表到微专业开办学院教务办公室报名。本次报名工作结束后,学校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报名,请各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名。

附件1:《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微专业学习申请表》

2. 资格审核与选拔

开办学院对学生的报名材料审核,结合学生基础择优录取,并将拟录取名单报教务处教务管理科备案。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确定开办的微专业,录入报名学生名单。微专业开办学院通知学生办理上课手续,学生根据微专业课程安排上课。

(四)注意事项

1. 学生在申请报名前,应充分评估自身学习情况和微专业学科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前一个微专业修读完毕后方可提出下一个微专业修读申请。

2. 微专业采用单独编班、单独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或双休日。

3. 微专业成绩不参与主修专业加权平均成绩的计算。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微专业结业证书。

4. 录取人数低于15人的微专业原则上停开。

5. 微专业实行学分制收费,按学生实际选课的学分数为计量单位(每学分100元),每学年随本专业学分制学费一并统计后由校财务处收取。因学生个人原因终止微专业修读,其已缴纳的学分学费不予退还。

(五)微专业简介

1.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

开办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微专业,作为当前科技前沿的交叉学科领域,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跨学科融合:该微专业深度融合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前沿学科,在通信、集成电路、物联网、传媒、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有进一步拓展,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

 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

     

       招生简章:http://scie.njupt.edu.cn/2025/0924/c2890a289356/page.htm

2.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开办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芯片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硬件,其设计变得尤为重要。“智芯”微专业以“人工智能+芯片”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交叉专业培养微体系。微专业课程内容紧跟人工智能技术科技前沿,将最新的集成电路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培养过程之中,注重特色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性,满足新工科发展需求,不断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智芯”微专业构建新型的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采取灵活而系统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核心教师团队均具有深厚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研究背景,在相关领域的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机会。

招生简章:https://ic.njupt.edu.cn/2025/0923/c15125a289229/page.htm

 

3.智能感知工程

开办学院:自动化学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感知已成为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物联网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技术创新的引擎,智能感知不仅在科技创新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国家经济、社会进步以及安全保障具有深远影响。如今,智能感知技术正在快速崛起,成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本微专业融合了“人工智能+X”跨学科特点,以现代智能感知、检测与数据处理为理论基础,通过整合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机械、自动控制、通信等多学科知识,推动从传统信号采集到智能传感、从传统数据分析到智能数据处理的革新。它代表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是当前科技和产业深度变革中的关键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巨大。

招生简章:https://coa.njupt.edu.cn/2025/0918/c2277a288925/page.htm

 

4. AI驱动的物联网系统设计

开办学院:物联网学院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物联网学院依托“信息网络”博士点和多个硕士点构成的完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国家级与省级一流专业(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的顶尖专业建设平台,深度产教融合(与华为、中兴、联通、江苏通服等龙头企业共建ICT学院、研究院及产业班)的协同育人机制,以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江苏省宽带无线通信和物联网重点实验室等)的强大科研支撑优势,开设了“AI驱动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微专业。

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深度融合(AIoT)正推动智能社会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设立 “AI驱动的物联网系统设计”微专业,旨在培养兼具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系统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招生简章:https://ciot.njupt.edu.cn/2025/0922/c10653a289198/page.htm

 

5.设计思维与敏捷管理

开办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整合传媒与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的师资团队和数字行业教练,带来《设计思维与敏捷管理概论》《商业洞察》《网络文化与智能体验》《创新管理》《工作坊设计》等课程。完成学分与考试合格,可获得认证证书。

采用“专职教师+行业专家”的工作坊形式,结合国际设计管理专家、Google Sprint等资源,融合商科与设计学科,通过专业的设计思维与敏捷管理培训,掌握这门国际化的创新语言,提升任意领域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招生简章:https://cm.njupt.edu.cn/2025/0919/c2417a289068/page.htm

 

6.数字营销与商务智能

开办学院:管理学院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催生了数字营销和商务智能等新兴学科。为应对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本专业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招生简章:http://bc.njupt.edu.cn/2025/0919/c9063a289063/page.htm

 

7.智能会计

开办学院:管理学院

智能会计微专业突出会计学科知识与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形成“理论+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三位一体能力框架,旨在培养能够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对会计数据分析和会计管理需要;能够适应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集会计财务、数据分析专业能力,具备战略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为一身的智慧型、创新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招生简章:http://bc.njupt.edu.cn/2025/0919/c9063a289063/page.htm

 

8.数字贸易与商务智能

开办学院:经济学院

本微专业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前沿知识与商务智能核心技术,旨在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聚焦于跨境电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数字环境下贸易流程优化、市场洞察与智能决策的能力。

招生简章:https://jjxy.njupt.edu.cn/2025/0918/c6292a288930/page.htm

 

9.智慧社会工作

开办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

智慧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研究内容已经深度嵌入以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沟通技术为驱动的社会工作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智慧社会工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数字与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创新思维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拥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智慧社会治理与社会行政、数据智能服务与公共决策支持、社会调查与政策分析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招生简章:https://sps.njupt.edu.cn/2025/0923/c2542a28922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