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各有关单位:
为了推进我校教材研究工作,积累一批高水平的教材领域研究成果,为了拓展我校与出版单位的合作领域,促进产教融合和校社协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本科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20〕8号)、《南京邮电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管理办法》(校教发〔2024〕16号)、《南京邮电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编号PT-HT-202404-0118)等文件精神,南京邮电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教材研究基地基于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实际,同时充分利用好出版合作单位的研究和实践平台,针对教材建设和管理、出版工作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定期组织开展教材研究合作相关课题的申报工作。现将2025年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定位
课题主要面向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编写和使用,以及高校教材出版领域中的理论或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课题研究力求取得一定深度的理论突破,或者在实践上取得思路创新,在具体问题上提出新观点和新成果。
二、申报资格
课题主持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申报:
(一)已在我校工作3年及以上的现职人员。
(二)人民邮电出版社推荐的本社现职人员,愿意与我校现职人员共同合作研究,且同意将南京邮电大学列为课题研究成员单位、研究成果单位的(均需排名第二位)。
(三)与我校存在事实合作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和发行单位的正式现职人员,由工作单位和校内合作对象共同推荐参评的。主持人愿意与我校人员共同合作研究,且同意将南京邮电大学列为课题研究成员单位、研究成果单位。课题主持人必须已和我校稳定合作3年以上,对我校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突出贡献,得到我校合作对象充分认可。
(四)省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高校从事教材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愿意与我校现职人员共同合作研究的,且同意将南京邮电大学列为课题研究成员单位、研究成果单位的(均需排名第二位)。
课题主持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一)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我校校本教材的主编和教材团队成员。
(二)我校获得过省级、国家级奖励或立项的校本教材的主编和教材团队核心成员。
(三)我校从事数字教材编写建设工作的主编和教材团队成员。
(四)我校从事教材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2年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
(五)我校已经有教材类研究成果的现职人员。
(六)人民邮电出版社推荐的本社现职人员。
(七)其他单位有教材研究基础的现职人员。
非我校人员申报课题,需有我校合作对象参与,共同申报。课题参与人不受主持人资格条件限制,但需实际参与课题。所有课题主持人都需要提供能证明满足申报条件的证明材料(本校人员可不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现职人员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统一集中推荐,其他校外申报人需同时提供个人身份证明材料、校内合作对象和工作单位的推荐材料。
教材研究课题和相关项目未结题前不得申报。
三、立项、资助与结题
(一)立项和资助
2025年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立项数量根据申报情况来确定。立项课题分为校立社助类和自筹经费类。2025年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立为校立社助类的,课题资助计划税前0.5万元/项(分批资助,以实际到账为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资,学校提供必要配套。
非我校人员只能申报自筹经费课题,申报课题的成员中有人民邮电出版社之外的其他出版社成员的只能申报自筹经费课题,建议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工作保障。
(二)结题要求
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的研究时间为立项之日起12个月左右,最迟不超过18个月。
课题主持人需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在省级以上期刊正式发表与课题高度相关的论文至少1篇,或者学校社会科学处认可的高质量学术成果1项及以上。课题参与人无要求。
用于结题的论文或者其他成果需注明课题名称和项目号。根据申报人的不同,校内主持人的第一成果单位需为南京邮电大学,校外主持人用于结题的成果,成果单位需明确包含南京邮电大学,并满足相应的排名要求。
课题主持人申请结题时,需提供《教材研究合作课题成果验收申请表》、《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和相关学术成果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成果为论文的,提供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和正文复印件;成果为学术专著的,提供学术专著实物一本,并附封面、版权页、提要、目录复印件;其他成果形式请提供相应证书、照片、说明等相应佐证材料。结项纸质材料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装订成册,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后,提交南京邮电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教材研究基地审核。审核通过,课题正式结项。
四、2025年重点关注选题方向
结合我校近年来教材研究情况和国内教材发展趋势,2025年立项重点关注的教材研究选题方向如下:
(一)教材理论研究
教材知识引入模式研究;单学科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教材修订重组研究;教材三基五性与编写实践研究;教材的媒介属性研究;教材文本研究;教材结构研究;教材数字化研究;教材内容衔接研究;教材编写与读者反应研究;教材外观设计与教材内容契合度研究;教材中的文字图像等元素搭配研究;教材的案例选目研究;知识点在代表性教材中的叙述方式研究;启发式教学融入单科教材方式研究。
(二)教材质量评价研究
外语类教材的质量评价研究;读者反馈与教材评价研究;教材体系完备性与质量评价研究;学科教材的评价标准研究。
(三)教材应用研究
启发式教学模式下的教材使用研究;数字教材的课程应用研究;思政课教材的使用研究;教材培训与授课关系研究。
(四)教材发展研究
单科教材的发展史研究;教材编写模式的发展史研究;教材插图的发展史研究;中外教材对比研究;近年课程相关代表性教材分析研究。
(五)教材出版发行研究
数字教材推广模式研究;教材营销渠道研究;教材编辑加工模式研究;教材选题研究;教材盈利模式研究。
(六)教材与课程、教学关系研究
教材与课程的适用性研究;教材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研究;教材与考试的关系研究;教师授课与教材订购的关系研究;专业培养计划与教材关系研究。
(七)教材意识形态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教材的模式研究;港澳台教材的国家认同研究;高校统编教材的价值导向研究;殖民主义思想在第三世界国家教材中的影响研究;教材中的性别、种族和阶级意识研究。
(八)教材跨学科研究
教材与设计美学;教材与语言学;教材与心理学;教材与政治;教材与社会;教材与宗教;教材与媒介;教材与信息传播;教材与生态研究。
申报人可以结合上述选题方向,确定某个具体研究内容申报课题,也可以在其他方向选定合适的内容申报。
五、申报安排
(一)申报时间
2025年11月24日-12月12日。
(二)申报材料
1.《2025年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申请书》(附件1)1式5份。
2.《2025年教材研究合作课题申报汇总表》(附件2)1份。
3.申报资质证明材料1份(本校申报人可不提供)。
4.个人身份证明材料、校内合作对象和工作单位的推荐材料(除人民邮电出版社之外的校外单位申报人提供)。
请同时提供上述材料的电子版本。
请各单位于2025年12月12日前将书面申报材料报送至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仙林教材库房,有关电子文件同时发至:jwc-jck@njupt.edu.cn。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5-85866252
快递地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9号 邮编:210023
南京邮电大学
2025年11月24日


